聚焦社工人才培养——一场全省联动的共学活动在新乡举办
2月22日,新乡市高新区振中街道桂苑社区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融洽,一场以社会工作和社区志愿服务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正在通过互联网向全省直播,来自新乡市各县区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一线社工共聚一堂,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开展专业学习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由河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处指导的豫佳学苑“社工小豫有话说”系列共学活动第42期如期在新乡市举行。为保证培训效果、扩大培训成果,作为本期主办方的新乡市民政局和新乡市文明办创新思路,承办方新乡市牧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牧恩社工)采用工作坊的形式组织培训并将培训过程全程直播,向全省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完整呈现培训内容。
何为“工作坊”?工作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方式。主讲老师充当引导师的作用,对学员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解决大家在专业上的困惑,通过引导达成共识和行动计划,然后付诸行动。在工作坊中,学员自己讨论,提出观点,达成共识,引导师不做任何评判,所以工作坊更能提出矛盾和问题,让学员更好的参与其中,发挥社工的最大效能。
“如何发展招募社区志愿者?”“如何发掘和培育社区志愿者骨干?”“设计一场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哪些关键要素?”……工作坊中一个个干货满满的议题,引发了学员热烈的讨论,同时通过融合讲师专业的讲解,在实践中寓于理论,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在培训活动现场,18名学员在现场分成了3个小组,大家在讲师的引导下,开展相互讨论和研究。来自新乡高新区桂苑社区的居民志愿者骨干武敏激动的说:“第一次接受这样的培训学习,我感觉学得很深刻,感受很强烈,更是收获满满。”
“今天这场培训是一个‘大课堂’,参与人员有在职的社区工作者,也有优秀志愿者骨干,还有一线社工,和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多的启发。”与武敏感受不同,牧恩社工的学员张莉莉认为培训活动既是理论培训,也是业务交流,起到了“头脑风暴”的作用。
“工作坊形式的培训在社会工作业内不算新鲜事,将这种形式巧妙融入‘社工小豫有话说’系列共学活动确实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我们在现场还设置了观摩席,让更多参与社区一线志愿服务的人员能够近距离体验。”牧恩社工的负责人袁向华表示,作为社工机构,将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社工队伍,用心融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服务、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社工促进社区发展的新路径。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1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