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成文日期: |
2021-04-09 |
发布日期: |
2021-04-19 |
发文机关: |
市民政局 |
发文字号: |
新市民〔2021〕13号 |
有 效 性: |
有效 |
新乡市民政局
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农村养老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生活,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加强与稳固,事关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全市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全域覆盖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积极打造具有新乡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指示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和体制机制,着力发挥县乡党委政府和村级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确保本区域农村养老服务统筹规划、优先保障、管理到位。
(二)坚持统筹协调。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协调推进区域内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坚持制度建设,加强宏观统筹规划;坚持多元参与,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等养老服务主体各尽所能、共建共享;坚持统筹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群众急难盼想的事项作为发展优先选项。
(三)坚持持续发展。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有机结合,积极盘活农村资源,用于农村养老工作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保基本兜底线和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各类要素保障,既不吊高胃口,又要保证群众基本需求。
三、主要目标任务
(一)统筹规划,不断提升县乡养老服务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贫困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人直接承担保障责任。要持续实施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建有一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优先满足失能特困人员的照护需求,切实增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的失能照护服务能力。要充分考虑农村养老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打破乡镇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行政区划和属地管理限制,集中打造区域中心特困供养机构,加大护理床位投入,提升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供养能力。要积极探索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公办民营”,充分利用好敬老院优质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管理服务,发挥特困供养机构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基础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围绕主阵地,大力发展互助式养老。居家社区是养老服务的主阵地,是农村养老的主渠道。要鼓励支持引导以村(社区)为单元,采取“政府扶持、村级主办、志愿引领、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大力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要借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农村空余住房或村委空置公房利用起来,举办互助幸福院、“长者食堂”、“暖心餐厅”等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解决农村养老服务场地问题。要成立村级养老协会、养老志愿者服务队等农村志愿养老服务队伍,引入红分管理、积分养老、“时间银行”等志愿养老服务机制,调动广大爱心人士参与积极性,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问题。要发挥慈善作用,采取爱心人士捐一些、村集体补助一些、老人个人负担一些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农村养老资金问题。有条件的村(社区)可以引进专业社工机构或养老机构,参与村(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满足老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三)培育新动能,激发农村养老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环节,是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务之一。要深入探索农村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实现以农村养老助推乡村振兴,更好的培育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要结合当地实际,整合当地资源优势,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养老产业;借助我市南太行美丽山水优势,或当地周边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居养老、健康养老产业;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村庄旅居度假康养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四)坚持智慧赋能,打造方便高效的智慧养老网络。做好新时代农村养老工作,必须坚持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要围绕系统集成、互联互通等功能,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服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在平台聚集,各种养老服务需求在平台对接,各项养老服务调度在平台实现;要大力推广“老乐宝”系统,建立“孝心千里眼”,让老人在外务工的子女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父母的饮食起居和视频聊天,让独居空巢老人精神更加充实;要大力推广养老手环、智慧拐杖、智能呼叫等智慧养老产品,为农村老人织密智慧防护网。
(五)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农村老人关爱体系。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汇集民意、聚集民智、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独特作用,将孝老敬老纳入其中,定期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等“孝老敬老”先进典型评选,结合“重阳节”、“敬老月”等节日和活动,深入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积极培育发展农村为老服务公益慈善组织,积极扶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农村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干部群众、周边学生参加养老服务志愿活动。落实家庭赡养责任,引导家庭成员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积极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农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完善农村特殊困难、失能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进一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特殊困难、失能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组织制度架构;要成立养老服务局级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在养老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作为,牵头抓总做好农村养老服务的制度框架构建、资金申报下发、部门沟通协调等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县(市、区)要积极将农村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之中。民政部门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福彩公益金支持农村养老建设。鼓励各地设立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基金,充分吸收利用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慈善捐赠资源,保障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持续运营。各地要统筹安排各类养老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以农村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三)鼓励先行先试。各县(市、区)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养老试点示范工作。市民政局将适时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成果;加大资金倾斜力度,鼓励先行先试,选择辖区内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开展各类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将重点支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推进工作有力、效果明显的试点县(市、区)。
新乡市民政局
2021年4月9日